恩施馬打滾
恩施馬打滾簡介
恩施以“硒”聞名這是眾所周知的,而硒都廣場更是一個熱鬧的地方,尤其是晚上,各種各樣的地道小吃紛紛涌現,形成了夜市文化。從二街的入口處過個馬路就能看到硒都廣場,在這里又會有怎樣的美食呢?很多北方人,或許聽說過驢打滾,那馬打滾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小吃呢,來硒都廣場一窺究竟吧。
馬年吃馬打滾是最合適不過了,其實啊,馬打滾的做法很簡單,將煮熟的湯圓撈出來,放在盛滿黃豆粉的容器中裹上一圈,似馬打滾,因此得名。甜糯的湯圓外,沾滿細膩的黃豆粉末,口感甜而不膩,三五個馬打滾下肚,女生可以管飽,不信就去試試吧。
馬打滾的做法
馬打滾也可以當做早點吃,豆面糕又稱驢打滾,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,但南方地區卻喜歡稱之為馬打滾,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,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。另將黃豆炒熟后,軋成粉面。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,然后抹上赤豆沙餡(也可用紅糖)卷起來,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,撒上白糖就成了。
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,層次分明,外表呈黃色,特點是香、甜、粘,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。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,故稱豆面糕。但為什么又稱“驢打滾”呢?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,制得后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,如郊野真驢打滾,揚起灰塵似的,故而得名。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。
《燕都小食品雜詠》中就說:“紅糖水餡巧安排,黃面成團豆里埋。何事群呼‘驢打滾’,稱名未免近詼諧。”還說:“黃豆粘米,蒸熟,裹以紅糖水餡,滾于炒豆面中,置盤上售之,取名‘驢打滾’真不可思議之稱也。”可見“驢打滾”的叫法已約定俗成。
如今,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,不知其正名了?,F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,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面,改用江米面了,因外滾黃豆粉面,其顏色仍為黃色,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,如果有機會到湖北恩施 來旅游,倒是一定不要錯過這地道的美味,到硒都廣場,既可以欣賞清江夜景,又能品味正宗的恩施美食。